刘爷爷(化名),78岁,妻子,76岁,夫妻俩一同生活,其原居住的房子存在墙体倒塌、破损和漏水的情况,被评定为危房,评定级别为C级,房屋外也已挂牌警示,不能居住。
经专业公司评估,此房屋也无法加固修缮。鉴于此情况,刘爷爷与妻子现居住于一改造的集装箱房屋内,生活起居都在这里。集装箱房屋上方搭建了铁皮棚,无漏水情况,整体居住情况尚可。
刘爷爷为低保家庭对象,平时主要经济来源为低保金和儿子提供的生活费,但儿子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提供的生活费不多,刘爷爷经济较为困难,自身可用于改善现状的资金较少。
刘爷爷患有冠心病,长时间行走会气喘,年龄增长使身体慢慢的出现衰老退化,需要经常看病用药,行动能力大不如从前。
刘爷爷原先的房屋被评定为危房,等级为C级,不能居住。夫妻俩现生活于一改造的集装箱内,由于身体功能发生退化,对家庭日常起居的环境适应性变差,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个人与他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一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该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够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社工通过居家安全环境评估量表对刘爷爷的家庭环境进行了评估,21个家庭安全项目中,3分的有3项,2分的有10项,1分的有8项,总得分为37,判定为中风险隐患。得分总值越高,说明居家环境越安全,反之则表明居家环境越需要改善。
刘爷爷表明了自己上厕所起身时需要借物出力,感觉如厕存在困难,有改善厕所安全环境的需要。
社工根据评估的情况,向刘爷爷澄清没有扶手的厕所对老人家来说安全风险隐患很大,与刘爷爷协商改造计划。
接着,社工表示会留意相关资源,协助刘爷爷进行厕所安全环境改善,同时也表示如厕的安全必然重要,但居家安全涉及多方面,就比如对于老人家而言,房屋漏水可能会出现很多不便的地方,又或者物品摆放,用电安全等等也会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也值得引起刘爷爷的关注。
鉴于刘爷爷是低保家庭,适逢适老化改造,社工经过评估发现刘爷爷家庭符合适老化改造申请条件,于是社工协助刘爷爷申请,并根据之前协商的改造计划适配改造清单,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提出需求。
在项目改造前期,社工会同施工队一起入户实地勘察,双方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专业性,合理制定出个性化的改造方案。刘爷爷对能申请厕所安全扶手感到满足,方案内容还有防滑处理和更换不锈钢架子等,解决了房子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并且配备了沐浴椅、、定位手表等智能化物品,极大地改善了刘爷爷的居家环境安全。
社工引导刘爷爷重视居家安全,提醒刘爷爷注意保持厕所通风、干爽,注意室内照明等,刘爷爷居家安全意识仍需提高。在后续的服务中,社工也会根据刘爷爷的生活情况,向其介绍相关的安全知识。刘爷爷也对服务计划表示认同,表示会认真学习相关安全知识。
社工跟进了解到刘爷爷在扶手的帮助下,感觉厕所起身省力了不少,耐用结实的扶手减少了很多如厕上的困难,厕所环境适老化得到一定的改善。刘爷爷能适应扶手的使用,居家安全也有保障。
接着,社工了解刘爷爷过去跌倒的情况,也理解其心情。刘爷爷表示之前下楼梯时不小心踩空跌倒过,虽然没伤到要害,但心里还是很害怕的。社工安慰刘爷爷不要过于担忧,并告知刘爷爷引起跌倒有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原因,邀请刘爷爷参加社工点在村卫生站开展的防跌宣传活动,通过活动知道更多的防跌倒知识,并认知跌倒的正确预防方法和技巧,为居家安全提前做准备。
刘爷爷表明了自己过去都是单凭个人经验,从来就没学过如何防跌,也期待通过活动丰富自己防跌方面的知识。刘爷爷通过参与防跌宣传活动得到了积极的影响,能重视老人下雨天应该减少外出,不适先自行用药,等天晴再去就医,避免滑倒发生,防跌意识有所增强。
刘爷爷为低保家庭对象,平时主要经济来源为低保金和儿子提供的生活费,但儿子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提供的生活费不多,刘爷爷吃药开销比较大,经济较为困难,自身可用于改善现状的资金较少。
社工在跟进的过程中为刘爷爷链接到了节日慰问金和一批慰问物资,有油、米、牛奶、面包等生活物品,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刘爷爷的经济压力。同时,社工向刘爷爷详细讲解了低保政策,建议刘爷爷需要吃药看医生到正规医院看病,可以一站式结算,减免一定的费用支出。
社工与刘爷爷共同回顾了近期的改变,并给予肯定和赞赏。刘爷爷能自己维持一定的交友圈,日常有稳定的交流对象,社会交往状况良好,也坚持做防跌平衡动作,防跌能力有所进步。
刘爷爷对已改造的居家环境适应良好,自身习惯也得到了改善,并能自主发现居家环境中存在别的的不足,并主动做改造,自我面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跌倒预防的信心得到了充分提升和巩固。
刘爷爷表示会保持自己积极的改变,让自己更好地面对和适应接下来的生活。最后,社工与刘爷爷探讨结案事宜:社工者告知刘爷爷将会结束服务过程,但是以后还会继续探访和关注其生活状况。
(一)社工在跟进的过程中为刘爷爷链接到了节日慰问金和一批慰问物资,有油、米、牛奶、面包等生活物品,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刘爷爷的经济压力。同时,社工向刘爷爷详细讲解了低保政策,建议刘爷爷需要吃药看医生到正规医院看病,可以一站式结算,减免一定的费用支出。
(二)刘爷爷通过参与防跌宣传活动得到了积极的影响,能重视老人下雨天应该减少外出,不适先自行用药,等天晴再去就医,避免滑倒发生,防跌意识有所增强。
(三)刘爷爷家已完成适老化改造,对比前后的居家环境安全评估量表,刘爷爷的居家环境明显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得分有所提高。
社工首先是根据案主的问题和需求协助案主链接适老化改造,促进案主改善居家环境。对于案主过往跌倒发生后存在的恐惧心理,社工表示理解的同时,也引导案主正确地看待跌倒,并邀请案主参与防跌宣传活动,增加案主对跌倒的认识,促进防跌意识的提升。
居家养老是大部分老人的主要养老方式,老人生活行动离不开日常起居的场所和环境,而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目的就在于解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生活的便利性,同时规避居家养老环境中存在的种种危险因素,让老人享受到更舒适且安全的生活环境。而社会上大部分老人都是以子女家庭考虑优先,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需求,不知人老体衰是必经之路,老时无法适应环境的时候,能够最终靠环境改造来让人过得舒适方便点,环境适老化改造值得让广大人民群众重视,日后工作服务中可以多做宣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