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传承是很多家族财富创始人的一项伟大使命和心愿,有志于将自己一辈子努力打拼下来的江山传承和福泽后人。传承从来不是容易的事,这一个话题老生常谈,但也常谈常新,因为真正的完成的家族总是庞大数量中的少数。
李嘉诚,华人圈子的热点和焦点人物,这次出售全球“港口”事件又将其推向媒体舆论聚焦点。社会舆论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观念,立场也不尽一致,但总体上贬大于褒。作为焦点的家族总是被人关注,其一言一行都容易被聚焦到放大境下进行放大因此传承对大家族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
借用热点事件,小编将以“李嘉诚”家族为其中一例剖析自古至今家族在传承上面对的难点和痛点。
麦肯锡针对全球家族企业传承做了一项研究之后发现:全世界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24年,其中只有大约30%的家族公司能够传到第二代,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公司数不足总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及金融研究所范博宏博士考察了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共250家上市公司董事长下台前后8年的股票表现后发现,华人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8年下来扣除市场波动后平均财产流失率高达60%。清华大学五道口国家金融研究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称,我国4700多万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可能有超过60%即近2800万家在传承过程中消失。
环境变量决定了家族财富的土壤,其变化无论带给家族黑天鹅事件还是灰犀牛事件,破环了家族财富来源的土壤,甚至是从根本上消灭了家族的财富。其环境变量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中国历史上政权的更替、王朝的兴衰都让许多家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如西汉时期的岭南吕嘉家族,岭南国的三朝元老,把握权力和财富,因政权波动和重组最后灰灰湮灭。
在中东,阿萨德家族统治叙利亚数十年,经过控制石油贸易、税收及盟友援助(如伊朗革命卫队曾提供数亿美元支持)积累巨额财富。战前家族资产被反对派估算为约1200亿美元,远超2011年叙利亚GDP(675亿美元)。内战持续消耗国家财力,政府军费一年约200亿美元,阿萨德家族资产仅够支撑6年战争。西方制裁切断石油出口收益,传统敛财途径(如外贸回扣、投资)因战乱停滞,家族财富大幅缩水。后政权被推翻,至今流亡在外。
这次从李嘉诚家族的“港口”事件显而易见,他们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主要政治权力庇护的独立商业实体,家族成员大多数都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仅李嘉诚在拥有加拿大籍的同时还保留着中国香港的身份,这在正常的商业生态和逻辑中会减少政治带来的牵绊,但在国际政治博弈中则会让自己无所屏障,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荣氏家族(中信泰富),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信泰富因外汇对冲交易失误,导致公司亏损约155亿港元。荣智健(荣毅仁之子)因投资决策失误被迫辞职,家族财富遭受重创,尽管荣氏家族通过基金会维持了后代的生活,但其商业帝国的辉煌一去不返,财富大幅缩水。
比如许家印家族,许家印是恒大集团创始人,通过激进扩张成为地产巨头,2017年财富曾达2700亿港元,2018年后中国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如“三条红线”政策),限制房企负债率,同时“房住不炒”导向抑制市场热度。2021年恒大债务危机爆发,许家印财富骤降至700亿元以下,家族资产被冻结,企业面临破产重组。
又比如李永新家族,李永新是中公教育创始人,凭借公培训成为“教育界首富”,2020年财富达1200亿元。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严控教培行业,重点打击K12学科类培训。中公教育虽主攻公考,但政策连带影响行业整体环境,导致股价暴跌。家族财富四年内缩水超千亿元,中公教育市值蒸发超70%,李永新跌出富豪榜前十。
又如王健林家族,王健林是万达集团创始人,曾以地产和文旅项目积累2000亿身家,2017年登顶中国首富。2016年后中国政府严控地方债务(如叫停“明股实债”融资),同时也加强金融监督管理,限制房企高杠杆扩张。王健林被迫出售海外资产(如酒店、文旅项目)回血,家族财富缩水一大半(从2200亿至470亿)。
如北宋的王献臣家族,因卷入政治斗争和个人品行问题,失去皇帝信任和支持,最终因政治失势导致家产被查抄,家族衰败,晚景凄凉。
如俄罗斯政治变动对寡头财富的冲击,如寡头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于前苏联和叶利钦时代利用政商关系快速攫取财富,但在普京上台后,于2005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因窃取国家财产、欺诈、偷税等罪名被判刑8年,随后又因洗钱、贿赂官员等罪名被追加刑期,他的公司也被国家强制收回,曾经的石油沙皇,如今沦为了阶下囚。
李嘉诚家族财富的起源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借助了强大的政商关系,二代留学海外,擅长企业专业化和职业化运营,李嘉诚考虑到二代无法接手并经营其掌握的政商关系,于是布局海外市场,试图摆脱建立的政商关系,为二代传承做好铺垫和计划,避免因政商关系的调整影响其商业帝国,李嘉诚家族在此方面是做的相当的好的,但同时也使其脱离了强大的民族和国家支撑,一旦面临地理政治学的时候就会面临被动的应对局面,这次出售“港口”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如柯达家族被数码产业取代,洛基亚被智能手机击破,传统电视机被新型科学技术产品取代,这对原有家族的财源来说都是破坏性的巨大冲击。
如李丐腾家族,李丐腾是飞科电器创始人,凭借传统剃须刀业务成为温州首富,家族财富曾超200亿元。飞科电器过度依赖核心产品(剃须刀占营收60%以上),但随只能剃须刀(如带APP连接、自适应技术的高端产品)和新兴品牌(如极客、小米生态链)的崛起,挤压传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技术迭代滞后、产品结构单一,未能适应消费升级和跨界竞争,2024年净利润腰斩至4.64亿元,家族财富两年内缩水150亿元,跌出温州首富行列。
易贤忠家族,该家族是广州七喜集团创始人,通过百奥泰生物制药切入医药行业,家族财富曾达130亿元。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成本高、周期长,且面临国内外巨头(如跨国药企)的激烈竞争,内卷化严重。行业过度竞争(内卷)导致研发投入与收益失衡,产品管线未能突破,叠加高管团队动荡,家族财富被市场“用脚投票”。百奥泰自2020年上市以来,除2021年盈利外,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18.15亿元。2024年净利润-5.0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暴跌至-53.1%。2025年3月,百奥泰股价较上市高点(78元)暴跌73%,市值蒸发316亿元。易贤忠家族财富从130亿元缩水至71亿元(四年蒸发59亿元)。
最近的舆情风险如李嘉诚家族,该家族是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帝国之一,旗下长和、长实集团等企业涉及港口、地产、电信等多个领域。2025年3月,李嘉诚家族计划出售巴拿马运河关键港口(Puerto Pacífico de Panama, PPP)引发巨大争议。港媒《大公报》连续发文批评交易“威胁国家安全”,香港两任特首(李家超、梁振英)公开呼吁企业“守牢法律底线”,强调国家利益优先。该港口每天服务47艘中国货轮,战略意义重大。舆论认为交易可能被外国势力利用,影响中国航运安全。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长和股价11天暴跌19%,市值蒸发超300亿港元。舆情风险叠加战略决策争议,公众对“国家利益与商业利益冲突”的担忧引发资本用脚投票,家族未能有效管理舆论危机。国际资本(如加拿大养老基金、淡马锡)退出财团,国际投行集体下调评级。李嘉诚家族财富短期内遭受重创,长实集团、长和股价分别下跌6%和3.5%。舆论压力导致家族声誉受损,资本信心崩塌,最终也会牵连其在华人区域的生意。
乌克兰首富阿克梅托夫家族,里纳特·阿克梅托夫是乌克兰首富,通过SCM控股公司掌控矿产、能源、金融等产业,资产曾达130亿美元。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阿克梅托夫的产业集中在冲突前线(如马里乌波尔附近的发电厂、顿巴斯地区的矿场),资产价值平均下跌40%。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及乌克兰亲俄势力实施制裁,阿克梅托夫因与俄罗斯商业联系(如在俄设立分支机构)受牵连。其海外资产(如房地产、金融投资)被多国冻结,无法转移至安全地区。战区内的工厂、矿场因冲突停工,能源业务(如风能、太阳能发电)被毁或被占领。地理政治学冲突导致资产被战火摧毁、国际制裁切断资金链、产业布局过于集中于冲突区域。自2022年1月起,个人财富缩水超35亿美元(跌幅30%),SCM控股市值暴跌。核心资产(如顿涅茨克矿工足球俱乐部、矿产资源)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已曾“一夜归零”,2022年再次重创。虽通过私人飞机逃往欧洲(如塞浦路斯、瑞士),但无法带走本土产业,被迫依赖海外资产维系家族运营。
又如俄罗斯寡头(如奥列格·德里帕斯卡、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通过能源、矿业积累财富,曾与克里姆林宫保持密切关系。2022年俄乌冲突后,欧美对俄实施史上最严厉制裁,冻结寡头海外资产,禁止能源、金融交易,家族财富因过度依赖能源出口和政府关系而崩溃。部分寡头财富从数十亿骤降至仅剩海外未被冻结的资产。
今年发生的李嘉诚出售巴拿马港口事件,从商业角度来说无疑是一笔好买卖,尤其是在港口生意的利润大幅度收窄,利用地理政治学博弈的窗口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交易,既实现了将不看好资产以高价出手,又获得了巨额的现金流,这也符合李嘉诚 “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的经营理念。但是在中美地理政治学博弈中,港口被政治化后涉及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从而引发巨大的舆论争议,其立场和政治敏感度(被认定只有商业利益而无民族和家国情怀)在当前特定的时期便使其家族陷入危机,除了短期利益的受影响外,其家族的长期利益也会受损。
但同样重要的是,在百年变局之中的大国博弈下,家国情怀的力量极为关键,他可能会让家族财富在某个时期中断,但重新崛起的机会和概率更大。如钱氏家族,宋朝时期纳土归宋,让家族免于战乱,回归中原大一统,被赐予金书铁卷,并于百家姓名列第二,历经历史变迁和时间考验传承至今,近代更是因为其家国情怀,他们和民族的仁人志士一道铸就民族意志和中国脊梁,如钱伟长、钱三强、钱学森、钱穆、钱钟书……,无论是科技前沿还是国防重器,都有他们钱氏家族奉献的精神力量。
汇源果汁icon,老板朱新礼icon,山东人,92年创立了汇源果汁,2000年市场占有率达到47%,一度成为行业龙头,05年和台湾省icon统一集团合作,盘者否定。08年,可口可乐icon宣布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溢价icon超过2-3倍。朱老板同意,网民不同意,上升到民族企业icon高度,盘者以反垄断停止交易。2020年,汇源果汁破产,朱老板被列为失信人,21年,申请破产重整